作为一名在新加坡莎顿国际学院学习了一学年的学生,我主要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这所学校的电影专业到底如何。
首先说一下我们电影电视传媒专业学生经常出没的几处地点。
第一个,必须要提一下我们的Studio工作室,是这个专业的灵魂所在地。在这里有学校配备的各种电影摄像机、各类镜头、无人机灯具、三脚架、相机云台、滑轨、录音设备、运动相机......是学习电影专业学生们的器材天堂。平时这些设备学校在学校老师的允许下都是可以为我们学生提供并且鼓励使用的。方便我们进行一些专业练习以及作业的拍摄和创作。我在MV和广告作业的拍摄创作中就借用了studio的灯光器材、三脚架、相机稳定器等设备,帮助我完成作业拍摄的同时,也熟悉了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当然studio除了作为器材室这里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上课实践的功能,在这里上课时,老师一边讲述基础理论,一边带领同学实操相机等设备,进行一些随堂的练习,例如摄影技术课程,我们随着学习相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就会大量进行随堂的实践,在课上就可以消化理解一大部分内容,毕竟电影专业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靠实操来强化的。
这是我们在学习相机快门速度时在外拍摄的场景以及在studio讲述分析的场景。
然后就是我们做后期剪辑时常用的苹果mac机房,可供同学们日常拍摄素材的剪辑,练习使用各种专业的软件,一般常用的软件有PR、PS、Apple Final Cut Pro、DaVinci Resolve等等,为作品的后期处理提供高品质和多样化的选项,例如有一些软件例如DaVinci Resolve在剪辑一些4K视频时我自己的笔记本是带不动的,就需要借助学校的苹果机房来处理,确实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pr剪辑,而是各种软件的使用,慢慢都变得得心应手,也让自己的作品称得上是精雕细琢。
图书馆,有各种各样国内外的电影以及相关专业的书籍,可供同学借阅和学习。我有幸参与了图书馆的整修,帮忙管理图书扫码和帮忙搬运归类大量的专业书籍,真的是应有尽有,能满足电影相关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展和补充,例如剧作、表演、声音、摄影等等有关的书籍、每一门专业课都能轻松找到其延伸的书籍,或是理论原著,给同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坐在图书馆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或是扫码借走书籍短期学习,就是要记得按时归还。
最后就是平时上课的教室,教室配有很大屏的电视和投影仪,老师基本上是利用他们进行授课,经常会放一些影片,观影效果是很棒的,在莎顿课程的内容会很丰富,上课排的会比较满,一般专业课是每天都有的,大多数时间是每天一节专业课,但是也会有每天两节课的时候。莎顿的老师上课风格各异,但大多数的老师会比较幽默,课堂氛围会比较活跃,也会经常有思想上的交锋,老师会经常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用太过担心对与错,只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里看重的更多是有没有自己的态度、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老师经常放映电影来丰富学生的观影量,有一次给我们放的是韩国电影《杀人回忆》,讲述的是一个连环杀人犯犯罪却最终逃脱的故事,而我们看这部电影的那天正是那名杀人犯被捕归案的日子,以这样的方式认识电影让我对它更加着迷。老师还会讲很多社会热点的新闻,帮助发散思维,让我们思考问题更加深刻角度更加全面。
《杀人回忆》
在这里学习不仅要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吸收老师教授的理论内容,更要在课余的实践中多加练习,不练习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每门课的结业是要交一份自己创作的相关课程内容的作业。为了让同学能高质量产出作品,老师留出的作业时间也会比较充裕,往往在每门课程的最后一周,老师会安排出大量时间给同学们来完成自己的作业,这时候我们就要满新加坡去构思采景拍摄,要尽最大可能让自己的作品变成精品。老师会在学生实践拍摄和后期修整剪辑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出哪些问题,再去不断完善。我在拍摄广告作业时就在新加坡不同的地方进行取景,有Faber mountain的室外咖啡厅、Sentosa的海滩风景、乌节路的繁华商街、清晨宁静的公园以及熙熙攘攘的牛车水。通过这些场景的变换为我的作品增添了很多亮点。
当然这些地点是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的,我认为做电影专业一定是需要迈开腿去各种地方发现美的,新加坡的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出行十分便利,建议大家可以在日常课余时间和周末多出去玩玩,把每一个地方的风景和特色都了解一下,不仅给今后学习专业积累了素材,而且会让自己对于新加坡有更深的理解认知。在出游的过程中最好带上相机,随时记录,也在练习自己的摄影能力。在莎顿学习电影专业,让我更加热爱此刻的生活,愿意乘上公交地铁、缆车轮船去捕捉精彩的生活片段。
在新加坡我爱上了缆车出行,学校后面的花芭山上就是缆车的站点,可以通往最大的购物中心vivo city以及旅游观光胜地圣淘沙岛。白天和晚上的新加坡各具特色,在空中观赏更是别具一番滋味。有了学生证半年的票价会非常合适,建议大家尝试一下这种别具一格出行方式。
另外学校还有大小礼堂,用于开展一些会议和日常的活动,例如去年的北京大学生电影就是在学校大礼堂举办的,平时晚上大礼堂在空闲的时候还可以用于打羽毛球,晚上没事的时候可以和同学打打羽毛球放松一下。学校还有室外的篮球场,很多课余时间我都是在这里度过。男生宿舍楼后面是一片很大的射箭场,平时还经常会有当地射箭俱乐部来练习,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其中。
此外,我们有很多实践的机会,比如说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新加坡站贡献自己的力量,投稿作品参与电影节;组织参与从事一些媒体活动,例如我前一段时间参与了中国品牌亚洲行活动的拍摄采访;我还参与拉丁马士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活动几十周年纪念日的采访和后期剪辑工作;参加剧组拍摄等等。虽然那段时间非常非常忙,晚上甚至因为要赶出成片而没有时间睡觉,但是现在看来收获真的是非常大的,也非常庆幸自己可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丰富自己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
亚洲行活动
拉丁马士周年活动
参与剧组学习
新加坡是个多种族的国家,所以在这里会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有些是我知道,像圣诞节、万圣节,还有一些是我不了解的,例如印度的屠妖节。在这些节日老师也会带我们去外出参与当地的活动,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拍摄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和视频。
万圣节
印度屠妖节
那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我们毫无防备,最后选择在大雨中漫步,享受雨水的洗礼。现在看那天拍摄的照片,满满的回忆。
生活方面,我不打算聊太多这方面的话题,新加坡是一个很容易适应的地方,它虽然小但是也会给我很多温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新的生活是等待有心的你去慢慢发现的,只有体验自己体验到的才知道究竟是什么滋味。
学校的宿舍是四人一间的,每人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一个大衣柜,宿舍的布局是可以自己规划的,我们宿舍就调整了原有布局,让平时的生活更加自由和舒适。当然也可以自己去购置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小凳子小桌板小沙发之类的,让宿舍变的更加温馨(我经常去附近商场的MINISO和宜家逛逛,买一些实用的东西)我们甚至还考虑要合资在宿舍的墙上挂上一个电视,这样晚上可以一起看个电影,或者连上游戏机打打游戏(当然还是鼓励大家在课余时间多做一些创作,实践出真知,我只是想说在宿舍我们可以生活的很愉快很自由,但要遵守宿舍的规章制度,违规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做的)
学校的食堂比较实惠味道也很好,每天饭菜都不一样,但是每周基本是一样的,这个可以根据同学自己的口味选择,可以在学校吃,也可以在学校附近的巴刹(一个较大的叫大巴,一个小一点的叫小巴)吃饭,可以吃到各种新加坡的美食,像:海南鸡饭、咖喱饭、椰浆饭、娘惹菜、叻沙、各种面类......能吃到各种国家的特色,也能吃到中餐,我就经常去大巴买麻辣香锅吃,味道是不输国内的。
我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新加坡莎顿学习电影电视传媒专业是怎样的体验,总的来说,他是自由的、开放的,是天高任鸟飞的,他在一开始会为我搭建一个基础知识的平台,教授各种专业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也会提供很多很多条件和机会促进我的成长,慢慢让自己清楚自己适合向哪个具体的方向去发展。我的建议,在这里享受学习的过程,观察生活,时刻记录,多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多抓住实践的机会,多给自己一些锻炼和经历的机会。把自己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精彩。
欢迎大家就读新加坡莎顿国际学院,祝大家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愉快,期待与你们相遇。